中國人在荷蘭的聚集地——唐人街
發(fā)布時間:2014-01-24
摘要:唐人街的形成,是因為早期華人移居海外,成為當?shù)氐纳贁?shù)族群,在面對新環(huán)境需要同舟共濟,便群居在一個地帶,故此多數(shù)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。
唐朝是中國古代的鼎盛時期,也是中國文化向國外傳播的時期,唐人是華人在國外的統(tǒng)稱,移民國外的人不可不知的就是當?shù)氐奶迫私。華人在其他國家城市地區(qū)聚居的地區(qū)叫唐人街,被稱為華埠或中國城(Chinatown),唐人街的形成,是因為早期華人移居海外,成為當?shù)氐纳贁?shù)族群,在面對新環(huán)境需要同舟共濟,便群居在一個地帶,故此多數(shù)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。唐人街一直是海外華人生存與發(fā)展的根據(jù)地,唐人街規(guī)模不斷在壯大,為今天華人創(chuàng)業(yè)打下堅實的基礎。唐人街上空掛滿中國大紅燈籠和到處都是中文招牌,所聽的大部分都是漢語或者粵語,所見的都十分有中國傳統(tǒng)風格的裝飾。
在荷蘭阿姆斯特丹,唐人街位于城北部老城區(qū),與皇宮僅一箭之遙。它北臨阿姆斯特丹火車站,西邊緊挨阿姆斯特丹“紅燈區(qū)”,阿姆斯特丹唐人街的主干是兩條數(shù)百米長、南北走向的街道,即海岸街(zeedijk)和赫爾德港道(Geldersekade),其分支有相鄰的幾條岔道,如內(nèi)班達姆街(Binnen Bantammerstraat,Milensteeg)、風車巷(Molensteeg)、風暴巷(Stormsteeg)等。 阿姆斯特丹唐人街房屋陳舊,道路狹窄。它既不象倫敦唐人街那樣有亭臺樓閣點綴,也不象巴黎唐人街那樣高樓鱗次櫛比。然而,在荷蘭數(shù)萬炎黃子孫的心目中,阿姆斯特丹唐人街是荷蘭華人先輩們歷盡磨難、艱苦奮斗的歷史見證,是荷蘭華人社會形成、發(fā)展、變化的一個縮影。
阿姆斯特丹的唐人街周圍交通非常方便,地鐵四通八達,緊鄰王宮和水壩廣場每年都吸引著很多的游客。
唐人街臨近地鐵站:
![](/uploads/allimg/140124/13-140124100636153.jpg)
荷蘭唐人街附近地鐵站
唐人街附近景點:
![](/uploads/allimg/140124/13-140124100FT58.jpg)
荷蘭唐人街附近景點
荷蘭的唐人街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各國到訪的游客,便利的地理位置,荷蘭特色的中國風,到處可見的方塊字,使全球到訪的華人既有親切感又有異國的風情,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。
在這里,華人雜貨行、書刊音像店、中國手工飾品店鋪、中旅社辦事處、中文學校、華人團體會館、中餐館、酒店、小吃店不是相依而立就是隔河相望。華人開店多以勤儉角度辦事,前面開店,后面為制作間或倉庫,顯得有些擁擠。置身唐人街中沒有身在異鄉(xiāng)的感覺,到處都是熟悉的漢字熟悉的面孔,讓人有種回家的感覺。
阿姆斯特丹的唐人街雖不像西方別的街道那樣注重櫥窗設計,色彩協(xié)調(diào),講究氣魄,但金色的中文大字招牌,大紅大綠油漆的門面,卻組成了頗具中國特色的圖案,使僑胞們引以自豪。
唐人街的荷華寺,屬于佛光山的荷蘭分公司,上聯(lián)從“荷”字開始,而下聯(lián)以“華”字開始,似乎暗含此地是位于荷蘭的中國城之意。這里人總是絡繹不絕,有老一輩的華僑,有新一代的年輕人,還有中國的游客,只要是到此處的中國人,都會駐足停下來,進去虔誠的拜一拜。
人在異鄉(xiāng),思鄉(xiāng)的情緒會若隱若現(xiàn)。每當生活或者工作有不順心的時候,荷蘭的華人都會來荷華寺拜一拜,傾訴一下思鄉(xiāng)的情愫或者心中的郁結(jié)。莘莘學子拜自己的學業(yè)、家人的平安。日久天長就變成一種習慣,定期都來,大家也都熟悉了以這種方式舒緩一下緊張的生活。
荷蘭唐人街的小吃也是玲瑯滿目,大多數(shù)以中國南方偏多,福建,香港等地的移民華僑,大多數(shù)都從事飲食業(yè),所以在荷蘭的中國同胞都會時不時的聚會,回味一下家鄉(xiāng)的味道。
每逢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華人、華僑就會在唐人街的華人組織總部或中文學校歡聚一堂,組織的活動形式頗具中國色彩。尤其是中國新年,到處張燈結(jié)彩,龍獅表演,個個在唐人街的老板都會自發(fā)的出節(jié)目,出錢給華人組織來把節(jié)日辦的有聲有色的。
在國內(nèi),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慶祝程度已經(jīng)逐漸變淡,洋節(jié)日反而更受追捧,相反國外的唐人街的華人華僑對待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重視程度更深一些。